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实录
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出席2019年省“两会”新闻发布会
嘉宾:

时间:2020-01-14

摘要: 1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安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情况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发布会。中央、省和合肥市主要媒体的记者近50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我要发言

文字实录

1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安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情况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发布会。中央、省和合肥市主要媒体的记者近50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以下是发布实录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相关情况
卢仕仁:
   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衔接,统筹抓好“三农”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主要成绩概括为“三个一年”:
   一是适应形势、转变职能,推进农业向农村工作转型发展的一年。我们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在部门职责定位上,由单纯的政府执行部门向政府执行部门和党委工作机构融合转变,既抓好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落实,又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统筹协调“三农”各项工作,工作责任更大了,工作任务更重了。在工作职能上,由主要抓农业向抓农村转变,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领域更广了、服务空间更大了。在工作手段上,由支农要素的碎片化向适度集中转变,机构改革后,职能关系更顺了、工作压力更大了。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由“五牛下田”到一家统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由农业农村厅牵头抓总。一年来,我们不畏惧、不推卸、不回避,顺利完成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交接,各项工作步入了正常轨道。
    二是补短板、强弱项,完成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主要有八大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总产810.8亿斤,增长1.17%,比全国高0.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居历史第2高位,实现“十六连丰”。二是农民收入。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增幅在全国居于前列,与全国农民收入的绝对值差额由过去四年的连续扩大变成了近两年连续缩小。三是稻渔综合种养。新增157万亩,增长98.1%,总面积达317万亩,居全国第3位。四是秸秆粪污“两利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和80%,分别比全国高5个、8个百分点。我省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优秀等次,位居全国第2。五是“两改革一发展”。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批整省试点,93.7%的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52.8%的村完成“三变”改革,预计新增集体经济强村400个以上。六是高标准农田建设。2018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了国务院表彰激励。2019年380.8万亩建设任务进展良好,开工率达100%。七是主体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双双突破10万个,分居全国第1位、第8位。八是“三品一标”。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390个,有效使用数7262个,居全国第6位。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多项工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是抓大事要事,全面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牵头抓好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督查、“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等重大事项,做好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确保了中央决策部署在我省落地生根。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行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的建设为“三农”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力以赴打赢非洲猪瘟防控、生猪稳产保供及抗旱秋种攻坚战,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成功举办合肥农交会、上海农交会和秸秆博览会,牵头成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体现了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政治担当,扩大了我省“三农”工作的影响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同时抓好“三农”领域其他重点工作,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扎实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建立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业特色扶贫产业风险防控,以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和贫困户增收,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剩余8.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是抓好补短板。对标我省“十三五”规划,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10项突出短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收入】,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补上。
   三是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把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亿亩、总产稳定在780亿斤以上。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确保建成4670万亩。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规范畜禽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生猪产能年底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四是抓好富民乡村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新增产值超50亿的农产品加工园区3个,总数达38个;新增产值超10亿的龙头企业10家,总数达90家。继续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新增80万亩以上,总面积达400万亩。
   五是抓好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办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0%以上、90%以上。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000个以上。
   六是抓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启动实施“158”行动计划,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建设100个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发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作用,推动我省农业转型升级。
    七是抓好乡村治理。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示范,抓好示范村镇创建,今年我们要推进乡村治理三级建设试点。推动建立县(市、区)领导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包乡走村入户”常态化机制,加强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八是抓好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探索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大力推进“两改革一发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开展改革的村达60%以上,实现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8%。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提问环节
     香港商报:安徽是全国5个商品粮净调出省之一,也是长三角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保障全国和周边区域农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请问2019年我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情况如何?今年又有哪些重点举措?
     卢仕仁:2019年,我省认真落实中央和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安徽责任。一是全省粮食总产810.8亿斤,居历史第2高位,居全国第4位,实现“十六连丰”。今年水稻、小麦商品品质是近几年最好年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一半以上。二是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保持在良好水平,全省新增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57万亩,同比增长98.1%,总面积达到317万亩。三是全省肉蛋奶总量达到600万吨,同往年基本持平。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禁养区划定不科学等影响,全年猪肉总量下降18.9%,但到10月份后生猪生产实现探底回升,11月份全省生猪期末存栏1150多万头,环比增加1.17%。
     2020年,我省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落实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重点任务,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大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完善“倒春寒”、干旱洪涝等灾害防控预案,加强“四情”监测预警。力争2020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总产稳定在780亿斤以上,落实3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水稻种植;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持续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稻渔综合种养力争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星报:春节即将来临,请问我省在保障春节期间猪肉供应方面有什么得力举措?
   卢仕仁: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猪周期下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我省生猪生产下滑。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数据,2019年猪肉产量197.8万吨,同比下降18.9%。
   春节即将来临,为保障节日期间肉食品尤其是猪肉市场供应,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稳价保供工作。一是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引导和动员规模养殖场在春节期间适时出栏育肥猪。二是用好政府冻猪肉储备投放。几个部门准备了1万吨储备,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投放,保障重点时段猪肉消费需求。三是引导社会储备投向市场。积极动员屠宰加工企业、批发商等储存肉量,向市场投放,和政府投放形成联动机制。四是扩大牛羊肉、禽肉等替代品供应。据统计,2019年禽肉、禽蛋、牛肉、羊肉产量同比有较大增长,分别增长15.9%、6.6%、9.0%、9.8%。我们将积极组织有关企业有序向市场投放禽肉、牛羊肉等猪肉替代品,增加春节期间动物性蛋白质供应。在上述有力措施下,预计春节期间我省猪肉市场供应趋于紧平衡,不会出现市场断供。

合肥晚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请问2019年我省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卢仕仁:2019年以来,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四强化”:一是强化分类指导。将全省105个县(市、区)划分三类地区,推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现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二是强化科学调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全省民生工程,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三是强化质量管控。在全省部署开展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到目前,排查各类厕所204.19万户,发现问题11.93万户,已整改8.51万户,做到让群众满意。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8.7亿元。
    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改厕竣工92万户,占年度任务71万户的129.6%;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8.2%,27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得到整治,占年度任务20处的135%;新增建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264个(占年度任务200个的132%)、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1596个(占年度任务1200个的133%);建成812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占年度任务800个的101.5%。完成7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205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任务。

安徽卫视: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请问,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产业扶贫牵头部门,是如何推进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
    卢仕仁: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产业扶贫牵头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深入实施产业脱贫工程,推动产业扶贫推深做实、提质增效。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带动扶贫对象人均直接增收2335元。重点抓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到村到户项目实施。2019年全省共实施到村项目12107个、到户项目109.5万个,到户项目覆盖80.6万户具备条件贫困户(具备条件贫困户总数95.2万户),覆盖率为84.7%,平均每户实施项目1.36个。二是抓“四带一自”机制完善。2019年全省建设完善产业扶贫园区3141个(其中在贫困村建设完善3096个)、全省4.3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48.6万户。积极支持贫困户自种自养,2019年全省自种自养贫困户59.7万户。三是抓贫困村主导产业培育。重点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建设,2019年全省701个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均实现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20%以上的目标任务。四是抓产业发展指导服务。成立9个省级产业扶贫专家组,聘任9464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推动70个县组建县级产业扶贫专家组,组织1.38万名农技人员联系包保自种自养贫困户,指导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特色高效产业。五是抓要素保障倾斜支持。严格落实支持贫困县的项目资金不低于总资金40%的要求,出台了脱贫攻坚期倾斜支持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有关政策,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示范评定等方面倾斜支持贫困县。2019年安排贫困县资金94.6亿元,占全部到县资金的58.3%。
     人民网: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请问2020年我省将抓好哪些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卢仕仁:2019年,我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批整省试点,93.7%的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52.8%的村完成“三变”改革,预计新增集体经济强村400个以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重点将抓好三个方面的农村改革任务。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在部分县市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探索延包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引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合理配置利用。
     二是加快推进“两改革一发展”。全面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着力抓好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确保今年10月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的范围,力争到今年底,全省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到60%以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实施“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的“百千万”工程,加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消除力度,今年底,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8%。
      三是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以托管服务为主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2.5万个,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您的姓名:
*您的意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