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皖农要情
【无障碍阅读】
【    】

皖农通报第61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华在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暨纠纷调解仲裁
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1-18 09:44:22点击:来源:政策与改革处

  编者按:12月23日,省农业农村厅在合肥市举办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暨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以及省委李锦斌书记的批示要求,结合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政策培训和经验交流。全省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政策与改革科主要负责同志共240多人参加培训。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华出席并讲话。现将王华同志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在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暨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上的讲话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 华

(2020年12月23日)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以及省委李锦斌书记的批示要求,结合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政策培训,开展经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推动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今天上午,农业农村部政改司刘涛处长,中国农业大学郭沛教授,分别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题给大家作了专题报告。下午,北京林业大学巩前文教授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给同志们进行了视频专题辅导。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安徽同绘家园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霍邱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就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运营、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网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等内容开展了经验交流。可以说,这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一次工作交流会。希望大家坚持学用结合,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把落实农村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借着这次会议的机会,我讲五点意见。

一、落实总书记要求,认真做好农村承包地改革与管理工作。

11月2日,在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暨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书记李锦斌就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为我们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指明了路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县农业农村的政策与改革部门,一定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谋划好、推进好、落实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在全国最早开展并整省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用3年时间率先完成了确权登记颁证,之后又开展了 “回头看”,进一步提升确权登记颁证质量。全省共确权承包地8057.1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5.9%;颁发经营权证书1215.9万户,占应颁证农户的99.3%,圆满完成中央交给的试点任务,形成了安徽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入实施。截止三季度,全省耕地流转面积4060万亩,耕地流转率50.4%,一半以上的耕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3.9万家和10.9万个,居全国第1位和第5位,成为土地流转的中坚力量和内生动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断完善,全省已建成市县流转交易市场94个,其中市级13个,县级81个,乡镇流转交易服务中心1112个,2019年完成农村产权交易8210宗,交易金额16.99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全省逐步推开,既有效实现了农村承包地的财产权能,也为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和承包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确权登记颁证还留有“尾巴”和“盲区”,承包地日常管理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做好下一步承包地改革与管理工作,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解决好土地确权遗留问题。目前,全省还有4.1%的耕地没有确权,0.7%的土地经营权证没有发到户。总体比例虽然不高,但是绝对数量不小,涉及到一批承包农户的根本利益。因此,对这部分遗留问题,要逐村、逐户排查,逐项进行登记、弄清事实、分析原因、建立整改台账。要按照省厅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明年上半年基本整改到位。

二是实施好农村承包地精准管理。要充分利用县级确权登记信息平台,通过“以图管地”,建立基本台帐。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和流转合同网签业务开展,建立日常变更机制,实现承包地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常态化。要依法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租赁农地,特别整村流转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等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三是落实好“长久不变”政策。要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长久不变”政策的解读和培训,使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全面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的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要求,为“长久不变”政策的落实和二轮延包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天长市和旌德县作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批复的试点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加强组织协调,做好风险防范,开展多层面探索,确保试出好经验,不出现偏差。

二、紧盯目标任务,大力推动农民增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民收入问题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在逐年缩小,但直到2019年仍有2.44:1。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多措并举,实现了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灾情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开局不利,但经过努力,后期形势渐趋向好。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统计,前三季度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同比增长6.8%,总量比全国平均水平多226元,增幅高1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10位,分别居于中部地区第1和第2位,农民增收形势总体向好。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农民增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短板比较明显。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低于全国,今年三季度工资性收入比全国低797元,财产净收入比全国低40元。另一方面是各市增收不平衡。三季度,最高的六安市增幅达到7.5%,最低的芜湖市和宣城市只有6.0%。16市中,9个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个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市持平。总量最高的芜湖与最低阜阳市相差5881元,区域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

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增收目标是“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虽然前三季度总体形势较好,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千方百计完成党委政府确定的今年农民增收任务。

一要紧盯目标,确保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民收入增幅分别比全国高出1.8、1.8和1个百分点,增幅差在逐渐减少。而且从去年情况来看,第四季度我省农民收入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拉开差距,增幅差也进一步缩小。各地一定不能自满自足、掉以轻心,要紧盯目标,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加强与调查队沟通衔接,千方百计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二要认真谋划,科学预测明年和“十四五”增收目标。当前各地都在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省里对“十四五”农民增收目标的确定,初步考虑一是与全省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各地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形势,认真研究谋划,从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和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

三要强化责任,加强农民增收工作调度。进一步落实“以县保市、以市保省”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加强工作调度,推动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抓好季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农民收入动态,为研判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四要精准发力,补好各项结构性收入短板。根据我省“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十四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幅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左右,工作压力很大。目前,我省与全国收入差距主要差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各地要针对这一情况,深入研究,找准弱项,精准发力,补好短板。一些增幅比较低的市县,要找准差距,针对农民增收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拖后腿不掉队,努力完成省委省政府目标要求。

三、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稳定的农村经营制度和社会环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工作,既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政策与改革部门履职尽责、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省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设立仲裁委员会,聘用仲裁员2807名。1432个乡镇设立农村土地承包调解组织,占乡镇总数的94%,15334个行政村设立调解小组或有专人调解,占村级总数的92.8%。截止今年三季度,全省调解仲裁土地承包经营纠纷1985件,其中县级调解1888件,裁决43件。有力地维护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但是,从去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考评情况看,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有7个方面,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没有设立或设立不规范,调解仲裁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仲裁委员会章程不健全,仲裁员培训和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仲裁卷宗归档不符合要求,以及仲裁工作没有正常开展等。就抓好下一步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加强问题整改。针对去年考核中发展的7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今年考核标准和细则,一项一项整改,一个一个解决,确保不在同一个地方再“摔跟头”。

二是做好今年的考评准备。近年来,在各地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下,我省考评成绩不断提升,2019年获全国第6名的好成绩。对于今年的考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破除思想麻痹和盲目乐观思想,对整个考评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各市农业农村部门也要负起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考评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

三是积极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从全省情况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仍呈多发态势,仅今年以来,省厅就接待来信来访58起,其中,反映未发放确权证书的9起,反映确权证书错误的24起,反映承包地被侵占或强行流转的16起,反映流转费用未按照足额发放的4起。到目前为止,这58起信访已调查处理并向省厅反馈的有20起,其他38起都没反馈,涉及11个市27个县(市区)。对农民上访案件,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置。对属于纠纷类案件,要充分发挥调解仲裁的优势,积极开庭依法审理,努力把纠纷调解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聚焦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基本完成,16324个村(居)全部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共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547.2万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基本建立。前三季度,全省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到10450个,占比65.7%,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全省集体经济强村达到1240个,占比8.1%,提前完成乡村振兴规划提出的8%的目标任务。

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改革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多数仍停留在“搭了个架子、挂了块牌子”阶段,尚未有效运营,发挥功能作用。二是农村“三变”改革质量不高,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改革项目“小、弱、散”,促增收作用不够明显。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还不宽,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市场化、专业化经营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要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凝神聚力抓好改革发展工作,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要巩固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要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做好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加强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动态更新。要对照中央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会一章程”制度建设,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机制,加强集体成员及股权管理,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要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全程留痕,经得住检查与检验。

二要提升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各地都要围绕农村资源盘活利用,积极推进“三变”改革项目库建设,谋划实施一批新项目,指导项目运营,提高改革成效。要围绕促进村集体与农民增收,健全市场主体、村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固定保底收益、股份分红、劳务收入等收益分配方式,拓宽集体与农民收入渠道。要指导基层建立健全股份合作合同或协议,明确合同内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合同正常履行,维护好各方合法权益。

三要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扎实推进集体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深入研究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举措,引导集体经济逐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发展方式转变。要健全激励约束、收益分配等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政策改革工作的业务能力。

政策是党的生命,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从事政策和改革工作肩负重托,责任重大。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地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推动政策落实和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为此,提五点要求:

一要把握全局。对当前“三农”工作的大政策、大方针要切实掌握,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深入理解,对当地政策改革工作的难点问题要心中有数,从而把握方向,明确重点,有点放矢地做好工作。

二要守住底线。从事政策改革工作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必须清清楚楚。比如,土地制度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益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这些原则底线必须牢记坚守,全面落实到位。

三要加强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事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的同志,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摸清实情,做到心中有典型,手中有例子,脑里有数据,这样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才能把工作做实做细。

四要善于谋划。政策与改革工作面广量大,综合性强,大家一定要立足自身职责,主动对标对表,积极谋划作为,在工作统筹上下功夫,要改革集成上下力气,做善学、善思、善谋、善断、善行的实干家,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五要狠抓落实。抓落实既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检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从事政策改革工作的同志一定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锤炼实干作风 ,力戒形式主义,保持定力抓落实,精准精细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把每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每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最后,强调一下扫黑除恶工作。目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三年总结阶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要善始善终抓好行业整治等重点工作,梳理工作情况,总结工作成效,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特别是对本系统“三书一函”情况,要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了解办理情况,督促整改到位,并针对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行业治理常治长效。

同志们,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不久前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锚定了改革发展的方向,绘就了农业农村的蓝图。希望大家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勇敢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