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省农业农村厅 > 重点领域 > 农业农村改革

安徽省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快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20-11-23 16:14:09点击:来源:农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集中连片地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家一户单独开展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11月10日,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论坛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召开。此次论坛围绕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托管贷、农业保险等专题开展研讨交流。

  

  政策引导是前提

  “安徽全省各类农业生产服务组织5万多家,其中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达3.3万个,提前完成2020年全省托管服务组织达到2.5万个的目标任务。全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亿亩次,同比增加11%,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发展,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表示。

  傲人的数字背后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自2015年起,加强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连续6年写进省委一号文件。

  2016年,安徽省被列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省。2017年以来,连续4年承担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项目。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资金10.5588亿元,累计在全省70个县(市、区)和省农垦落实项目托管服务1151万亩的任务。项目作业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直接服务小农户200多万户。

  不仅如此,为了探索实现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信息线上对接、线下服务的有效运行模式,依托互联网把小农户引领到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时探索解决农业农村部门监管成本高、核查难度大等财政支持项目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安徽省积极响应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农服平台功能及全面推广使用积累经验。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占75%以上。同时,安徽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000万人。农业生产托管解决了农民渴望‘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外出务工与家庭经营的矛盾,解决了不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生产规模经营的难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经管总站站长周策说。

  

  主体培育是关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类指导,定向施策,才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服务主体的优势,真正把小农户服务好。

  围绕合作服务,发展服务型合作社。安徽省鼓励农民加强联合和合作,组建土地股份合作、农机、种植、植保等服务型合作社,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全程社会化服务我们探索实践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淮南市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宏斌说。

  淮南市政府副市长邬平川指出,淮南市积极推行“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模式,探索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据测算,项目区每亩小麦产量增产5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量增产8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300元以上,生产托管有效改变了农民打工和务农‘两头忙’的状态。”

  围绕综合服务,发展服务型龙头企业。安徽省结合农业产业化推进,创新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与农户及其他生产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省服务型龙头企业超过3500家。

  围绕专业化服务,发展服务型公司。一方面,结合农垦、供销等企业改制,利用其销售网点或渠道,延伸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传统的种子、肥料、农资经销商转型发展,组建专业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目前,全省已发展各类专业服务公司2300多家。

  “按照服务环节,公司下设农机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农技服务队等专项专业服务队伍,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并且注重培养专、精、尖的农服技术队伍,从机械管理、播种收割、农药配方等方面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宿州金色家园服务公司董事长戚仁杰介绍,公司建立了需求沟通、制定方案、签订合同、建立台账、开展服务、评估认定等一系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更加专业、规范。

  围绕全产业链服务,发展服务型联合体。安徽省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户,组建各类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各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产业的服务链,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800多个。

  

  金融保险是后盾

  “借助安徽农担的‘托管贷’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全方位支农助农。”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艳景表示。

  规模小、利润薄、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缺抵押、少担保、风险高,这是传统农业的特点。太平洋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在凤台县试点乡镇,面向农业生产托管这类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影响作物产量及价格下跌等方面的风险需求,建立创新型“一揽子”保险产品。

  “探索基于农业生产托管的‘政府、企业、保险、农担、银行’新型五位一体的综合式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以破除土地流转、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瓶颈,探索研究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农’信贷担保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为政府制定农业农村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决策参考。”太平洋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彭震介绍。

  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病虫草鼠害导致被保险人没有收入的(绝产)、收入下降的(减收),或者因市场价格下跌导致被保险人获得的实际收入减少的(价格波动)都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小麦保险金额为每亩700元,水稻为每亩1300元,保险费率为4%。”彭震说,赔偿金额为每亩收入减少金额乘以保险数量,而每亩收入减少金额则为每亩保险金额减去实际亩均收入。

  保险公司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签订协议,在国家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购买商业补充保险,不仅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兜底保障功能。

  凤台县县长熊寿宏介绍,凤台县充分发挥村集体“统”的功能,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加快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主体,当前各类服务组织达3.3万个,实施统一生产经营的托管服务面积12万亩,涉及农户近8000户,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

  下一步,安徽省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积极探索,系统总结,引导发展多种托管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持续强化示范引领,严格加强项目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