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特色经济
【无障碍阅读】
【    】

特色农业,如何落地扎根

发布时间:2021-10-25 11:31:49点击: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挖掘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

10月18日,记者走在金寨县沙河乡,沿途所见是一个个围着遮阳网的大棚,村民的房前屋后、山间地头皆能看到药田。

“上世纪90年代,沙河乡那里就种灵芝了,还被称之为‘全国灵芝第一乡’呢!江苏、福建、吉林……好多外地客商过来收。”说起为什么发展灵芝产业,金寨乔康药业董事长江庆伍聊起了金寨种灵芝的历史。1993年,金寨县科委从六安地区农科所引进灵芝栽培技术,并在沙河乡碾湾村等地开展试验。小范围试验获得成功,灵芝栽培在全县迅速推广。

“金寨素有‘西山药库’美誉,主要因为这里深处大别山,地形以及气候适宜中药材生长,种植出来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中心科技推广科科长周其书告诉记者,金寨立足自身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现在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截至2020年末,全县累计种植中药材17.5万亩。“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段木灵芝生产基地,年灵芝交易量达千吨,天麻产量也占到全国六成以上,直接影响全国市场行情。”

在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山间连片的茶园格外壮观。不远处,响洪甸水库风光旖旎。

地处淮河之畔、大别山北麓,境内有天堂寨、马鬃岭两大自然保护区,有梅山和响洪甸两大水库——相较于种植主粮作物,地理环境造就金寨百姓种植茶叶的传统。“金寨茶叶种植、生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老茶区之一,是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主产区。”金寨县政协常委陈文明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全县现有20多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茶产业是山区农民稳定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今已形成六安瓜片、金寨黄大茶、金寨红茶等品牌。

特色农业,重点在于“特色”二字。所谓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立足资源禀赋,灵芝、茶叶等农业产业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健全产业链 带动致富增收

我省茶叶的采摘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至5月份,夏秋茶几乎不予采摘,多半撂荒或者剪枝处理。但在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轰鸣,黄茶的发酵香气扑面而来。

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巩春照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一亩茶园,如果仅生产春茶,大约能采240斤鲜叶,生产60斤瓜片,茶农收入6000元到8000元不等;夏秋茶主要靠机械采摘,一亩可以采摘2000斤左右鲜叶,能再带来收入2000多元。“夏秋茶主要制作黄大茶,沂蒙山区、太行山区一带有喝黄茶的传统,销量非常好。”巩春照说,公司成立了香源茶叶联合体,连接18个茶叶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带动5000余户茶农增收。

让特色产业发挥带动农户增收的实效,不仅要对市场深度挖掘,让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联合闯市场,还要在产业链上做文章,稳固产业基础。花石大湾红色旅游基地、青山抱儿山茶叶公园、全军茶叶休闲公园、古碑宋河茶叶康养小院……在茶产业发展上,金寨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建设生态茶叶公园,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效益提升。

“结合产业发展基础,我们以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等产业为主导,建立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推动特色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如今已初步构建‘两环两带两湖’产业布局,即:环鲜花湖茶产业区、环梅山湖蚕桑产业区,沿燕子河、长岭、吴家店等乡镇中药材产业带,沿白塔畈、梅山、全军等乡镇果蔬产业带,以及梅山、响洪甸水库大水面净水养鱼示范区。”陈文明说,如今,全县茶园面积22.2万亩、中药材5.85万亩、桑园2.58万亩、蔬菜16.5万亩、猕猴桃3.01万亩、油茶22万亩、山核桃12万亩。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久久为功 产业更见长效

最近,金寨灵芝的广告正在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轮番播放。江庆伍很开心,10月18日,他拿出几款公司生产的孢子粉冲剂、灵芝孢子油等产品,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说:“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是无限极、汤臣倍健等知名企业的原料供应商。最近几年,企业一直在努力做自己的产品,把品牌打响,直接面对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广告打出去,名气越来越大,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特色产业落地,还要能扎下根,见实效更见长效。据了解,金寨今年出台《关于推动全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着力打造大别山区现代特色农业样板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2022年起,县里每年统筹整合资金5亿元,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产业集群。”陈文明说。

根据特色主导产业现状,金寨成立茶产业、中药产业等9大产业服务小组,分类精准开展乡村产业发展指导。最近,蚕桑、茶叶、中药、生态养殖等产业服务小组深入到槐树湾、白塔畈、油坊店、南溪等重点乡镇联企业、联基地、联农户,开展设备安装调试指导、养殖技术指导等服务,为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去农业现代技术。

“发展特色农业,要注重品种培优,比如我们县里重点推广舒茶早、多花黄精、强桑一号等品种,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统筹各类涉农人才资源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可以更精准地为农户支招。”周其书说,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成立以来,已现场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200余场次,解决问题50多个。

(记者 史力 彭园园 通讯员 祝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