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市县信息
【无障碍阅读】
【    】

市农业农村局探索农村精准普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16 08:23:56点击:来源:法规处

马鞍山市工业化、城镇化、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非农收入等四个指标均超过60%,进入了农民转移、农业转型、农村转轨的新常态。传统的农村普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常态普法要求,主要表现为“四难”:一是人员难集中。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低龄化趋势明显,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通知不方便,组织农村居民普法变得愈发困难。二是时间难安排。农业是生命体产业,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很大。农忙时期,村民大多在家务农,早出晚归;农闲时,则外出打工,普法活动较难开展。三是内容难深入。目前,普法规划、任务和内容都是自上而下的制定和布置,与农民的法律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和滞后,很难激发农民学法的兴趣和热情。四是效果难体现。农村普法主要还是发传单、刷标语等传统方式,而手机、自媒体等工具运用的较少,“来时一阵风,去时影无踪”的运动性普法还较为普遍。

针对这一状况,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及时调整思路,改“大水漫灌”普法为“抓点、连线、成片、带面”的“精准滴灌式”普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抓点”,突出“关键少数”

一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计划,制定学法内容、落实学法人员,每次党组会安排一个法律进行系统解读学习。近3年来,累计安排法制专题学习80余次,开展法治讲坛12次。二是行政执法、农技人员这个“关键骨干”。及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并根据行业特点分解到各个领域。在推进重点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将普法融入其中,如重点结合春季农资市场检查、夏季秸秆禁烧利用、秋季畜禽免疫防治和冬季的植树造林,开展普法宣传,共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16场,覆盖13万余人次。三是农资生产经营者和农民群众这个“关键人群”。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省内创新将法律宣传纳入职业农民培训课程,单设一个工作日课时。深化“法律六进”,连续开展“情暖三农、送法下乡”普法主题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电视、报刊、新闻发布会、旁听庭审等载体,广泛宣传和解答农民群众关心的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等。

(二)“连线”,突出普法效果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土地流转比例已达60.2%。随着土地的规模化集中,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构成正发生着激烈的变革。为此,我们针对不同的主体,按照不同需求定位分类制定普法方案,努力实现普法一次,连线一片的效果。一是实施以农学结合为主的“老农”培训。对50岁以上的职业农民,主要采用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等方式,选择与“老农”有对口业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普法合作,重点在技能操作培训的间歇开展普法教育。重点宣传土地承包法、“三老”(老拖拉机手、老兽医、老农艺师)认定等,累计培训1.8万人次。二是实施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新农”培训。针对回乡创业的中青年外出务工农民,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会,抽取2-3天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担保法》等,防止农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三是实施以法律明白人为主的“知农”培训。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一般还经营着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普法的关键。重点对他们开展订单式普法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法律素养过硬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已为他们建立了律师法律咨询服务,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提供各类法律服务27场次。

(三)“成片”,突出精准服务

一方面是切合农村实际。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在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等场所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涉农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农村法律读本千余册。另一方面是回应农民关切。今年以来,我市搜集当前法律焦点热点问题,筛选归纳整理群众问询条目,探索区分个体的个性化普法。目前,已系统梳理出农资、土地纠纷、集体资产管理等9类87个条目,受理各类法律服务2000余次。

(四)“带面”,突出形式创新

为彰显普法效果,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力求实现“带面”的效果。一是适时普法。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将普法宣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利用农闲时节以及产业联盟活动契机,在技术推广服务全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法律熏陶。同时,有所侧重,重点对农村土地承包、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普法。3年来,共受理信访案件同比减少了64%,主要得益于普法的扎实成效。二是创新普法。在坚持“送法下乡”等传统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法律法规,如编唱了普法顺口溜、普法扑克牌等,将法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予以展示,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菜单普法。及时开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收集民意,聚焦需求、系统分析,筛选归纳整理群众问询条目,科学搭配普法菜谱,实现菜单式普法。同时借助APP普法、手机微信群普法,开创了“马律师说法”品牌,每周发布一个贴近农民群众生活的法律案例,已连续发布了近百期。

“精准滴灌式”农村普法,做到了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取得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