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市县信息
【无障碍阅读】
【    】

增收路铺到“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2-06-28 11:15:21点击: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初夏清晨,微风和煦。走进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乡村公路旁的百亩蔬菜基地里,成片的甜玉米进入收获的季节,整齐清爽的紫茄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

“身边有个合作社,常年有事情做,有事情做就有收入,多好啊!”周坑村58岁的脱贫户程国力边采摘紫茄边对记者说,加入绩溪鸿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参与基地的管理,每年有上万元收入,心里踏实多了。”

为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绩溪县在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上做文章,鼓励支持当地乡土人才参与基地建设;农业部门持续发力,引导有条件的脱贫户、边缘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确保收入持续增加。

2016年8月成立的绩溪鸿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54人,主要从事瓜果蔬菜种植、销售和初级农产品加工、销售,产品远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合作社基地总面积有580亩,周边农户订单种植的蔬菜瓜果有540余亩,我们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包收购。”该合作社理事长邵鸿来告诉记者。

周坑村脱贫户方优平,肢体残疾,但勤劳肯做,2021年仅甜玉米就种了5亩,收入近万元。“订单种植,统一收购,没什么风险,今年我又种了几亩。”方优平说。

“合作社以订单形式在县内瀛洲、金沙、荆州、扬溪、板桥等地,建立了多个蔬菜种植基地。”邵鸿来告诉记者,2021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600万元,纯利润140余万元,其中可分配盈余向成员返还82.3万元。

除了“订单种植”,鸿利蔬菜种植合作社还收购部分农户零散种植的瓜果蔬菜。

“这两天,紫茄的价格好,一级紫茄收购价达到每斤4元。”邵鸿来笑着告诉前来送菜的村民。“前段时间,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蔬菜瓜果外运一度停滞。但眼下市场恢复很快,近期收购的品种主要是甜玉米、毛豆、长豇豆、紫茄和芸豆,价位较高,每天可向长三角城市运送十余吨。”邵鸿来说。

周坑村的余娣香大娘,用手推车载着自家种的30斤豇豆,送到合作社周坑收购点。称重后,收购点付给余娣香60元现金。“以前我们种的菜,自己运到县城去卖,集中上市的季节,卖不上好价钱。还要来回跑,贴运费。现在好了,合作社在村里设点收购,价格合适,卖菜也轻松不少。”余娣香开心地说。

增加农户种植收入的同时,鸿利蔬菜种植合作社在用工方面优先聘用脱贫户,努力增加他们在“家门口”的务工收入,去年仅务工工资支出就达60多万元。“先把豇豆分级整理,再分两排放入袋中,每袋20斤。”60岁的脱贫户吴美娟告诉记者,她常年在合作社务工,年务工收入1.6万元左右。“只要有活干,合作社就第一时间联系我。”

绩溪县农业部门把送技术到村、到合作社、到户,作为壮大特色产业的有效手段,抓细抓实。“紫茄的生长周期较长,挂果期间,必须进行科学疏剪,固定好主干,让果实垂挂而不落地,这样,一级茄的概率就高。”该县种植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童鸿鑫顶着烈日,在周坑村上溪塔蔬菜基地,为村民讲解紫茄的田管要点。“可在8月初,对紫茄主干进行一次重新修剪,20天后又进入收获期,一亩紫茄管理得当的话,产量可达16000斤,收入超过1.5万元。”

看到鸿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得稳”,周坑村与该合作社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将4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共建果蔬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4万元的稳定收益。

鸿利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做法,是绩溪县致力“培育一个产业、撬动一方经济”的一个缩影。“筑牢返贫致贫防线,重点要在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能人带动,政府扶持,农民勤勤恳恳,多方形成合力,产业兴旺就不难。”绩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党组成员叶新民表示,2021年县财政投入282万元奖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户项目;今年县财政预计投入234万元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到户项目。

 (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胡体红)